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重振中堂“水乡龙头”辉煌关键之年。中堂镇提出今年工作的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为此,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握“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续坚持镇委“一核心二提升三重点四平台五支撑”的发展思路,奋力实现“七大赋能”,更大地汇聚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和力量,增民生福祉,造幸福中堂。
关键词1:品质之战赋能
会议提出,提升城市品质是中堂的现实需要,要下足“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把2020年定为城市综合管理“管养年”,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创新举措,切实提升环卫保洁效果。
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力争将凤冲村建设为水乡特色示范村庄,将东泊社区、斗朗社区、中堂村建设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将潢涌村建设为特色精品示范村,
融入“公园城市”理念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全域推动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布局优化、扩容提质和内涵升级,努力打造“内畅外联、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重点围绕穗深城际中堂站打造集交通接驳、集散候车等功能于一体的交通综合体。
关键词2:平台建设赋能
会议提出,发展空间不足是制约中堂高质量发展的一块短板。为此,中堂奋力开创“拓空间”工作新局面,举全镇之力打造中堂北海产业园,力争纳入全市“拓空间”第二批试点和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打造未来中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
创建全市拓展优化公共生活空间示范区同样是“拓空间”的必要手段之一。中堂深入推进1.5平方公里优质生活圈建设,完善镇中心片区功能布局,把镇中心片区建设成文化、商业、行政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核心区域,打造全市“拓空间”示范性和标杆性项目。
此外,加快推进穗深城轨中堂站TOD综合开发,不断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把“工改工”作为今后城市更新的主攻方向,年内完成150亩以上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收储一片500亩以上、整备两片500-1000亩以上土地,科学利用淘汰“两高一低”企业腾出的空间,充分盘活土地空间资源。
关键词3:提档升级赋能
会议提出,要以参与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统揽项目落地,高质量打造天安•中堂智能生态小镇、金地•中堂TOD综合小镇等平台项目,加强全程跟踪和服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要以参与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统揽精准招商,统筹运用好中堂北海产业园、TOD经济开发区、华夏幸福机器人小镇、槎滘产业园、下马四生态岛等平台,重点招引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智慧环保、智慧服务、5G、机器人等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形成新的数字产业和科技产业集群。
要以参与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统揽营商环境优化,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宣传落实好减税降费、省市“实体经济新十条”、市“非公经济50条”等政策,进一步深化“暖企行动”,探索完善镇级人才引进发展培育机制,最大限度释放中堂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关键词4:社会治理赋能
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依托物联网先进技术,针对出租屋密集区域建设“智感”安防社区,实现实时监控、及时预警效果,不断提高社会治安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防控机制,持续加强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努力实现各类安全事故宗数和伤亡人数“双下降”,全力维护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公共安全,为群众提供一个平安、稳定、和谐、善治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5:民生福祉赋能
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擦亮“学在中堂”品牌,站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高度,计划投入约8亿元分期实施13所学校(幼儿园)扩容工程,新增公办学位约6200个,力争用3-4年时间基本扭转学位供给不足的被动局面。
为更好地满足全镇群众医疗需,进一步擦亮“健康中堂”品牌。启动健康中堂行动计划,通过中堂医院改扩建、社卫中心标准化建设、专家定期巡诊、个性化家庭医生服务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坚持保基本、保兜底,继续为全镇户籍人口购买重大疾病商业保险,提高低保标准,为特殊困难老年人100%提供“大配餐”服务,全力完成市内外精准扶贫脱贫任务,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关键词6:环境治理赋能
会议提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碧水蓝天净土,关乎每一个中堂人的身体健康,关乎子孙后代和中堂未来。要深入实施蓝天保卫战36条举措,保持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的高压态势,强化污染源管控和减排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力保障中堂空气质量实现逐年改善。
聚焦问题,持续用力,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大力治理北海仔河流域、川槎水系、蕉利河、下芦涌等多条内河涌,实现水质达标,消除黑臭。
紧紧围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的土壤污染防治“双90”目标,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严防固废危废非法转移倾倒行为发生。
关键词7:“德本中堂”赋能
会议提出,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大力挖掘整理和传承发展本土宗祠文化、红色文化。全力打造龙舟、篮球、曲艺文体“三张牌”文化品牌,力争打造出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叫得响的文化亮点项目。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抓好文化设施建设、队伍建设、产业建设、精品建设、氛围建设,广泛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化市镇村一体化全域文明创建,争创省文明镇,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开创文体事业大发展新局面。
全媒体记者 袁健斌/文
中堂供图
全媒体编辑 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