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典雅
■静圆生活馆里展示服饰
■传统服饰细节很讲究
■这里的旗袍采用手工缝制
旗袍之美,盛开在时光深处,典雅而高贵。
每逢岁末迎新,有人旗袍加身,庆祝传统佳节,带着厚重的仪式感;又或嫁娶之喜,新人身着龙凤褂,长者宾客身着旗袍,更是隆重典雅。
岁月流转,纯粹的传统旗袍已不多见,越来越流行私人定制款式。万江的“静圆生活馆”就是一处可以感受旗袍文化的去处。
因接触茶艺爱上旗袍
走进静圆生活馆,迎面便是浓浓的典雅气息,布台绫罗,沉香弥漫;来访宾客多着款式各异的服饰;展览区陈列着竞拍而来的晚清服饰;茶室采用旋转木轴门……每一处细节都流淌出古典之韵。
静圆生活馆的创始人、1987年生的李芸静身着红色旗袍,盘发,说话声音柔和细气,语速不疾不徐,东方之韵在她身上自然流露。她说,五六年前开始接触茶艺,看到很多人会在泡茶时身着旗袍或汉服,“觉得太美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古典服装,尤其是旗袍。”
于是开始学习传统服装,从学习打版设计、面料认识、旗袍发展历史和时尚元素,再到专门去苏杭学习刺绣,她和旗袍的这场“恋爱”一谈就是7年。
不仅做旗袍,也展示文化
“其间我开了一个服装店,经营以旗袍为主的传统服饰,我自己打版设计,每一套设计都被很多人穿,非常开心。后来有了做以旗袍、茶和香道一体的传统文化的想法。”为了能支撑理想,李芸静还去学习了插花、茶道、香道。2017年,李芸静成立了经营旗袍、空间、茶道、香道、花道的传统文化有限公司——静圆服饰。她想一直做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与热爱传统文化。
静圆生活馆的橱窗里有几套竞拍回来的传统服饰。斜襟盘扣、绫罗绸缎,图案是凌波踏浪、牡丹盛放等,雍容华贵。因为用来收藏展示,所以不对外售卖,“这些服装是古时候的人穿过的,展示出来就是为了展示传统服装的美,而且是多方位的,包括面料、款式、花纹以及做工。”
李芸静说,旗袍有很多讲究,面料、花纹、款式、颜色等。随着时尚变化,旗袍也有了很多改良的地方,比如立领改为圆领等,“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希望我们追求潮流的同时,不忘中华传统。”
全部采用手工缝制
李芸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很多人青睐进口面料时,李芸静却中意传统的旗袍面料——绫罗绸缎。很多人劝她用进口面料,但她始终坚持只用中国特产的绫罗绸缎,“要体现旗袍的质感和美感,绫罗绸缎是面料的最佳选择,经过了时间的考验。”
在做工上,李芸静也坚持全部采用手工定制。“古时候的针脚很细密整齐,而且花纹也非常精致,来店里定制旗袍的客人,我都会建议他们选择手工缝制的旗袍。”
手工缝制包括刺绣非常耗时间和精力,比如婚嫁服上的小珠子以及龙凤呈祥的图案,往往要刺绣半年甚至一年。遇上一些讲究场合穿的旗袍,还会有讲究的图案搭配。牡丹等不同花朵刺绣起来非常细致,“如果有一针没有绣好,都要重新绣,所以需要非常用心地去打磨手工制作的工艺和技术。”李芸静说,这也是旗袍的魅力。
记者 覃凤春/文 曹雪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