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队拍到的鸟
时间来到11月,北方已有寒意,而身处南粤大地的东莞却吸引了众多来自北方的候鸟过冬,是观鸟的好时候。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东莞市中小学生观鸟比赛在同沙生态公园举行,60余支参赛队伍、自然机构工作人员、志愿者、家长、市民等近千人参与了此次观鸟活动。什么叫做“观鸟”?观鸟需要什么装备?观鸟比赛如何进行?一群校园观鸟爱好者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奔向自然,寻找美丽的精灵。
发现自然界的美丽精灵
“看,那只是暗绿绣眼鸟!”“那只鸟儿好漂亮,是蓝色的羽毛……”近日,“湿地精灵”第三届东莞市中小学生观鸟比赛在同沙生态公园展开。活动由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东莞市教育局主办,60余支参赛队伍、自然机构工作人员、志愿者、家长、市民等近千人参与了此次观鸟活动。比赛分为中学组和小学组进行,最终中学组最高记录奖获得者是东莞市谢岗中学赤红山椒鸟队,所观鸟种数为50种,小学组最高记录奖获得者是东莞市中堂镇中心小学戴胜队,所观鸟种数为54种。
“活动虽然已经举办三届,但很多人对观鸟比赛还是一知半解。”带队参加此次比赛的东莞一中(集团)中堂镇实验中学任凤霞老师告诉记者。本次观鸟比赛分中学组、小学组开展,由户外观鸟、认鸟图电子竞赛及现场答辩等环节组成。户外观鸟即参赛队伍在规定时间内,将目击及听到可确认的野生鸟类记录在册,记录鸟类种数越多且正确的队伍得分越高;认鸟图电子竞赛则需要参赛队伍派出2名队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电子答题,辨认南方常见鸟种,答题正确率越高则得分越高;最后答辩环节就是现场评委针对同学们在第一环节所观察到的鸟进行相关问题的答辩。
■观鸟队拍到的鸟
观鸟没有门槛,但考验耐心
获得此次比赛小学组最高记录奖的中堂镇中心小学戴胜队是第三次参加观鸟比赛了,“戴胜”也是一种鸟的名字,“戴胜”一词,历史悠久,在先秦典籍《山海经·西山经》中有记载。带队老师郭日莲告诉记者,学校观鸟队成立于2017年9月,观鸟队成立之初,家长对此项活动不了解,学校邀请了有着丰富自然教育经验的东莞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自然教育课程合作导师、荒踪野迹自然教育工作室发起人阮少壮老师为200多名家长作了观鸟知识讲座,并多方宣传发动,才获得家长的支持。
如今,校园观鸟科普活动在中堂镇中心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家长和孩子对观鸟认识更多,希望加入观鸟队的孩子越来越多,在周末还会举行一系列的亲子观鸟活动,报名学生和家长也是络绎不绝。“观鸟的门槛其实不高,只要有兴趣,带上一个望远镜,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即可。”郭日莲说道。
入门不难,但要加入观鸟队参加比赛还是需要选拔的。中堂镇中心小学观鸟队主要通过认鸟图通关和野外实践来选拔队员。“参加观鸟活动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并野外徒步三四个小时,如果孩子在走了几个小时,能一直兴趣盎然地、专注地找鸟,我们会选拔进入学校观鸟队。”郭日莲老师表示。此外,为了让观鸟这项活动普及开来,学校观鸟队每次比赛只保留一两名骨干队员担任队长,其余的都换新队员参加。学校还为此配备了三位观鸟的指导教师。学校观鸟队的训练主要有认鸟图和野外实践。学生放学后会到科学实验室看观鸟的书籍和鸟类图鉴,学习辨认鸟种,了解每种鸟的行为特征、生活环境、分布区域等等。周末,则组织亲子野外观鸟实践活动。
任凤霞老师也坦言,不管是初中生或小学生,对观鸟是否有足够的兴趣,能耐下心来细心观察对于参加观鸟比赛来说是十分关键。
观鸟是一场科普实践,更是一场自然教育的回归
郭日莲认为观鸟活动,让学生走出户外,走进大自然,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鸟儿是与整个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连,学生在观鸟中不仅认识鸟类,还对植物、昆虫及整个自然生态都会有丰富的认知。正因为他们认识每个生命的美丽和智慧,自然会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形成强烈的生态文明意识。观鸟还能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专注力,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而任凤霞老师对此也有同感。一个偶然的机会,任凤霞参加一个关于自然解说员的培训课程,从学习中,她发现自然界是如此的美妙。她希望能够通过观鸟、观花等科普时间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接触学到更多自然生物知识,而不是仅仅从书本上获取生硬的文本知识。任凤霞还和记者分享了她一个关于观鸟的故事。有了观鸟爱好后的任凤霞老师不管是旅游还是回老家都会带着观鸟的装备,一次放假回家,任凤霞老师惊喜地在家乡发现了在东莞找了好久的“戴胜鸟”,她激动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母亲,但母亲似乎不为所动,平静地告诉她,这种鸟从她小时候就一直有,很常见。那一刻,任老师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周围其实有很多大自然中美丽的生命存在,可却一直选择了“视而不见”。
发现鸟儿之美后,任凤霞更是对自然体验教育有了深刻的理解。现在,除了观鸟外,任凤霞还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动物观察、昆虫观察等比较有趣的自然体验项目。她也表示,其实家长周末也可以带孩子到公园、野外或者自然教育机构等学习自然知识。
相关链接
郭日莲老师推荐的自然科普书籍
■中堂镇实验中学学生在观鸟
中堂镇中心小学郭日莲老师推荐了《从野性到感性——山鹰观鸟记》《我的观鸟日记》《自然笔记——昆虫印象》《自然笔记:百草园里访班蝥》《十字水的自然笔记》《博物学家的自然观察笔记》《早安!我的植物邻居》《种子的故事》《野外观蝶》《野花999》《森林的奇妙旅行》等书籍。郭日莲老师希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能读一读《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的儿童》等自然科普书籍。
观鸟攻略
1.观鸟需要哪些装备
(1)望远镜:观察近距离观测的可用8×32 或8×42双筒望远镜。
(2)鸟类图鉴:鸟类识别的参考书,如《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或者其他一些观鸟手册。
(3)笔和便于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记录时间、地点、天气、观看到鸟的种类、数量及特征和行为,遇到不能立刻识别的鸟,可以记下特征再对照鸟图鉴定或请教别人。还可以登录“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网站记录您观察到的鸟种。
2.何时可以观鸟
鸟类在每天清晨、黄昏最是活跃,这也是一天中观鸟的最佳时机。
3.观鸟护鸟守则
(1)为了避免惊吓鸟类,观鸟最好不要穿着色泽过度鲜艳的服装,尽量穿着灰暗或与环境接近颜色的服装。
(2)尽量低声交谈,尽量不打扰鸟类。不以口哨、击掌等手段刺激鸟类,禁止驱赶鸟类。
(3)不猎杀鸟类、采集鸟蛋、捣毁鸟巢、不吃不买野生鸟类,制止他人危害鸟类的行为。
(4)人工招鸟:不能播放声音或投放食物进行人工招鸟。
4.观鸟术语
掌握一些鸟的身体部位的专业术语,比如“次级飞羽、三级飞羽、眼先、顶纹”等。
(记者 肖郅朋/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