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一薅羊毛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i东莞 2019-11-14 15:26:43

漫画/苏连娇

近日,某网红注意到了一网店误把26元4500克水果设置成26元4500斤的情况,在他和粉丝狂“薅羊毛”的压力下,该网店直接欠下了700万元的巨款,不得已关门倒闭。该网红也遭受到网友们的一致“讨伐”。

面对网购的普及化,如何做到购物更省钱成为不少人探求的话题,“薅羊毛”没有错,但也应该记住:薅亦有道。

如果有人误把4500g/26元的橙子,设置成4500斤/26元,你会买吗?

也许你不会。毕竟4500斤,是个大数目,你得找个能装得下这些橙子的仓库,还得每天至少吃上12斤,一年才能全部消化完。

那如果有人告诉你,这4500斤橙子是不可能发货的商品,买完后你可以去申请货款本身30%的赔偿红包(不超过500元),你还会坚持不买吗?

11月3日这一天,在天猫的“果小云旗舰店”,有数万人给出了答案,他们是“羊毛党”成员,在发现商家漏洞后,一共下单了700万元。因为无法发货,只能赔偿,10万元保证金被扣光后,这家店倒闭了。

这其中,某网红在直播时号召1万多粉丝“薅羊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因此成为广大网友讨伐目标。“主要是没道德,吃相太难看。”网友们评论说。

在多方帮助下,目前该店铺已重新开放,但被该网红博主“薅羊毛”而遭殃的店可不止这一家。此前,有一对兄妹开了一家服装网店,因为设置失误,一双单价为128元的鞋子被设置成6双100多元,经过优惠券减免后,买6双鞋子还不用100块钱。该网红博主发现这一“漏洞单”后,随即转发到“羊毛群”中,有人一次性买了60双鞋子。明知卖家不可能发货,该买家于是向天猫申诉索赔,以“延迟发货”为理由,获得了该商品实际成交金额30%的赔付红包。而店主也不得已发布声明关店,“我跟妹妹也不知道怎么办了,打算去工作维持家里的生计……我们终究是敌不过‘羊毛大军’的力量。”

“薅羊毛”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何为“薅羊毛”?概括讲就是利用自己的信息渠道,或搜索能力、头脑智慧,寻找各种平台和商户中的省钱机会。当下,这一定义越来越广泛,已然跨出金融行业的界定,渗透到各个领域。如最早有拼车软件的代金券、美团外卖的优惠券等,现在“帮盖楼”“砍一刀”也可统称为“薅羊毛”。“薅羊毛”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都希望能够薅得一把好羊毛,甚至风风火火热烈参与其中,然后在QQ群、微信群里面发各种“薅羊毛”信息,美其名曰:你薅我薅大家一起薅羊毛。

网上有不少人凭借过强的“薅羊毛”本事,建了十几个群,带着粉丝过上节俭持家的日子。毕竟,市场经济下,我们每个人为了省钱趋利,无可厚非。但是,你是否掌握了“薅羊毛”的正确打开方式?

首先,你“薅羊毛”绝对不能损害到其他人的利益,或者换句话来说,你这个信息出来之后,大家都有一个受益点,那么别人才会愿意陪你玩;第二是“薅羊毛”也有一定的成本,你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最主要是时间成本值不值;第三,要有一定的时间还有人群的选择,不要一天到头时不时都往你所在的微信群、QQ群去发,这样很容易造成别人对你的反感。

因此,“薅羊毛”正确姿势应该是这样:找到合适的人群,建立专门的“羊毛群”,或者加入这样的“羊毛群”;选对合适的时间,抢占先机,抑或在合适的点发“羊毛”信息;学会计算,如赚得少耗时多“羊毛”,可以选择不做。

另外,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薅羊毛”,比如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每天一有运动就会在隔天产生能量,而且运动越多,产生的步数越多,能量就越多,达到5000步就可以捐步,几毛到一两元不等,这些钱可以给贫困学子助学,或给留守老人儿童等很多资助项目,捐完能量还可以累积起来,在沙漠干旱地区种植绿色植物,保护环境。

律师说法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邢鑫表示,该事件违反公平原则,商家可依法请求行使撤销权,取消交易。

上海汉商律师事务所律师白翔飞认为,“薅羊毛”的购买行为并不违法,有悖《民法》理论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但现实中难以追责。但如果是“羊毛党”利用商家过失或平台漏洞,恶意注册大量账户刷单来“薅羊毛”,则有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诈骗罪。

小编说

“薅死羊”的带头人应受道德谴责

如今,网购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平常想占占小便宜、捞点小实惠,这可以理解,但不择手段、利用平台规则漏洞恶意刷单,直到卖家发布公告求饶后,仍冷酷无情地鼓动粉丝举报卖家,这就表现出负责带货人的人性丑陋的一面。

当“羊毛党”们在手机屏幕前为赚取一点蝇头小利而欢呼庆祝时,可曾想过屏幕那边被“薅死的羊”是什么神情吗?气愤、懊恼,抑或是绝望?这哪里是在“薅羊毛”,分明是在“薅人性命”。面对这种恶意的“薅死羊”,现行的法律又该如何进行规范呢?绕开法律来讲,任何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持,除了需要法律外,还需要根植于社会人性中的道德来作为另一种调控手段,类似这种“薅死羊”的带头人主观意图恶劣,更应受到道德谴责。

就该事件而言,电商平台已承诺愿意最大限度帮助被“薅”店铺挽回损失,但是如何避免恶意“薅羊毛”事件,如何堵上制度性的漏洞,才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网购的特殊性决定了消费者应该受到更多倾向性保护,但这种保护可能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网友评论

@黄扬显:确实是过了,恶意行为都应该受到谴责乃至法律的制裁。

@在干嘛:这就是道德底线问题,以前我们“薅羊毛”都是去抢店铺发的优惠券,手快有手慢无,这种行为就是车翻了,橘子撒了一地,不仅是去抢,而且是拖家带口拿箱提袋地去抢。

@独孤燚:我从来不上这种敲骨吸髓的车,良心上过不去。很多低价车倒是上过,这是人家冲销量或者有自己的考虑的。

@春风不言语:我很好奇,“羊毛党”是怎么找到这些漏洞的,既然能被“羊毛党”找到,那么平台是不是可以提前发现并采取一些措施呢?

全媒体见习记者 冯灿宇 记者 李金健 综合整理自工人日报、光明日报、澎湃新闻等微信公众号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