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能稳赚?东莞鞋圈有“老炮”刚买入就掉价
i东莞 2019-10-30 19:42:27

你听过炒股、炒房、炒币,但你听说过“炒鞋”吗?近日,鞋圈备受关注。这个圈竟然有了像期货、股票市场一样的玩法。

不过,这波“炒鞋”热潮如今也受到了监管警示。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近日发布《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以下简称“简报”)。简报指出,“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大学生用2万起投资金一年赚十几万”“学生炒鞋月入过万”“25岁小伙靠炒鞋月入百万”……这类低门槛无需知识含量的“暴富”行为层出不穷。

记者走访发现,抢鞋的疯狂行为,在东莞鞋圈也有上演。限量款发售时,鞋店门面外早早排起长龙,为了抢一双不在东莞发售的限量鞋,东莞市民驱车前往广州门店排队抽签,这都是发生在东莞鞋圈的真实案例。这些“疯狂”,在鞋圈中的不少人看来,意味着稳赚。



▲10月26日东莞海德壹号广场及汇一城的耐克门店 东莞时报微信公众号图

然而,情况真如此吗?记者向几位东莞鞋圈朋友了解到,入坑后的实况并非如此光鲜,他们中有的通过转卖赚了千把元,也有的在囤了几双同款后不久就掉价了,砸在了自己手里。

中签率低还很费时

抢一双限量球鞋谈何容易

上周六(10月26日),东莞海德壹号广场及汇一城的耐克门店排起了长龙。这一天是被戏称为“猪油扣碎”的Air Jordan 1(后简称AJ1)限量发售的日子。这在东莞鞋圈是个大事件,不少爱好者早已翘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并提前一天到线上平台进行资格码预约,第二天,线上抽中的人到预约的门店进行再一次抽签。




也就是说通过线下门店以发售价购买,你必须是连续两次都被抽中的幸运儿。两次都抽中的比例有多少?一位进了鞋圈三年的“老炮”阿超说,线上抽签的比例不好说,反正很低,不同款的鞋中签率也有所不同,但通过他本月初到广州抢购限量款橄榄绿的AJ6经历了解到,到实体店的第二次抽签,抽签率在30%左右。

也就是说,即便你在第一轮线上抽签中成为了幸运儿,到了第二轮现场抽签时,你依然会大概率抽不中。白忙一场大概会花费多少时间跟金钱呢?阿超说,线上预约成功后要在发售前一天到店里用身份证与同名信用卡登记,第二天发售时再到现场排队抽签。如果第二天没能成为那30%的幸运儿,这两天花在开车前往广州的四个多小时,排队时间,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都统统打了水漂。

那可不可以每次都参与现场抽签来提高买到鞋的概率?某预约平台有如下规定:连续3次预约成功但未到店核销资格码的会员,自最后一个资格码过期时间开始将被限制参加限量发售资格预约30天。那意味着,你没时间去店排队,随意参加线上抽签可能会被限制购买。

在南城工作的阿龙就是被这种低中签率以及费时的排队吓退的,去了现场至少花了半天时间,可辛苦半天还大概率抽不中,心实在是累。有着阿龙这样想法的人不少,这让一些二手交易平台跟鞋贩子有了市场。

不过,鞋圈“老炮”阿超也透露,相比大城市,东莞炒鞋不算太热,因为很多款式并不在东莞发售。

上周200多人来抢AJ1

能抽中资格的市民有限

记者走访了分别位于南城汇一城与海德壹号广场的耐克专卖店,这两家门店是拥有限量球鞋单品发售资格的门店,两家门店的工作人员均告诉记者,上周六店里的限量新品发售,的确引来了众多市民排队抽签购买。

记者在海德壹号广场的门店看到,该面正在搬迁,“我们要搬去隔壁更大一点的店面,今后款式会更多,也能更好地服务顾客”,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他们这家店面在上周六排队人数很多,共200多人前来抽签买鞋。

在海德壹号广场一楼服务台的工作人员也验证了上述工作人员的说法,“上周六店外排起了长龙,最开始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来这里排长队,后来鞋店的工作人员来我们服务台打印中签名单,我才知道这些消费者是来抢鞋的。”

记者在汇一城耐克门店也向工作人员了解到类似的信息,“上周六我们所有工作人员都来上班了,现场很多人排队抽签。”记者也向工作人员了解到,排队人多抽中比例有限,这个要看运气,当然有时候一些款有人抽中了不一定想要,工作人员就会让现场选择了该码数了人再抽一次。至于抽中的比例,工作人员称不方便透露,每个店也不一样。





▲摄影/周素琼

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每年在店面购买的金额到一定标准,就可以比普通会员提前15秒—30秒来进行线上预约,但也仅仅是第一轮抽签享有优先权,第二轮抽签则人人平等。至于排队购买以什么群体居多,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只负责以发售价卖鞋,是否有人转卖他们并不知情。

记者在在某二手平台看到,10月26日以1299元发售的AJ1“猪油扣碎”为例,目前41码报价达到2629元,47.5码报价为1589元。记者了解到,首轮抽签需要消费者选择码数,而在鞋圈,40-45码被称为黄金码,二手市场,同一款鞋,不处于黄金码的鞋售价甚至会低数千元。

家长不支持学生参与炒鞋

央视也提醒市民勿做“活韭菜”

初高中年代,这几乎是很多男生爱上球鞋的起点。在上周末排队抽签买鞋的群体中,现场也有看似学生的面孔。

一双不便宜的球鞋,如今是不少学生的必备了。他们会在低头或者聊天之余,不自觉地用余光扫过周围人穿的鞋:AJ、椰子还是XX明星同款……

另一位孩子在读大学一年级的家长朱敏仪则说,她儿子从初中就开始要买贵价球鞋,“不过孩子是买来自己穿的,没有想过转卖。没有听自己孩子说要买限量款,也不支持学生群体去排队抢鞋,鞋子只要合脚舒适即可。”

刚满30岁在万江工作的姜应雄告诉记者,在他读初中时几乎所有男生会关注同班同学穿什么球鞋,看到球鞋杂志上的新款,会攒着压岁钱偷偷去专卖店买一双。如今,他依旧喜欢买喜欢的球鞋,不过,对抢购限量球鞋的情况并不知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这个由买和卖组成的生态里,鞋圈中不少人扮演着买家和卖家的双重角色:他们自己喜欢球鞋,既买来穿,也会抢限量款卖给别人。以前为情怀买单,如今也会冲到这场泡沫里厮杀。

毕业不久的阿龙说,他去年参与了8双限量鞋的转卖,但自己也是从一个单纯的球鞋爱好者逐步走过来的。阿龙告诉记者,他读初中时就热爱篮球鞋,当初买鞋都是为了自己穿或收藏,直到去年发现很多好的老款式在市面上很难购买,才开始关注各种二手交易平台。一进入平台发现大家疯狂买卖,这股浪潮把他卷入,过去一年间他也转卖了8双,目前仅剩两双自己在穿的了。经历一番操作,他说,“我很想回到当年单纯买鞋自己穿的年代,看到一双鞋会由衷地喜欢,不考虑市场评价,也不用担心是否降价。”

为此,央视也提醒市民,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炒品种越来越少,一些民间投机资金盯上了“鞋圈”等过去比较小众的投资圈。“炒鞋”圈资金量越大的人,就能接近更上游的经销商直接拿货,从而形成垄断、哄抬鞋价,最终形成“割韭菜”的“杀猪盘”。散户、小贩、乃至很多没有收入的学生就被裹挟其中,成了“活韭菜”。一旦“炒鞋”失败,贷款逾期归还,还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同时银行帐面也会出现坏帐。坚决遏制“炒鞋”风气蔓延,需要牢固树立“鞋穿不炒”的定位,让潮流文化回归文化本身。

人物故事1:

故事主人:阿超

人物简介:35岁,买卖鞋3年,目前共收藏30多双限量款球鞋

爱好收藏限量球鞋

不看好平台“寄售” 认为风险高

“最近运气还不错,在广州耐克专卖店抽中了两对球鞋。”家住东城的阿超是个球鞋收藏爱好者,家里30多双球鞋都是耐克等品牌限量发售时购买的。不久前他在广州抽中了一对AJ6的联名款,43码橄榄绿,专卖店1399元的购入价格,目前在“毒”“nice”等交易平台已经涨到了7000多元。“我打算等到一个合适的价格就卖了,这对鞋自己也不是很喜欢,不会留。”

阿超告诉记者,他买鞋的渠道主要有到官方“抽签”、到“毒”“nice”等平台购买和找一些广州的大卖家买。“我加了好几个广东的鞋友群,也关注了一些公众号,一有新款发布或者比较热门的款式就能很快收到消息。”阿超回忆,自己第一双花高价购入的是红黑色的椰子鞋,四千多元,穿了十来次之后4000元卖掉了。“那也是三年前的事情了,之前也喜欢买球鞋,从那之后就会刻意去找一些限量款的球鞋来收藏。”

阿超会购买自己喜欢的球鞋,也会囤一些看好的款式等涨价再出售:“也不是靠这个挣钱,赚一些钱都拿来买喜欢的球鞋了。”他举例去年囤了五对同款球鞋,每对两千元左右购入,几个月后这个款火爆起来每对都卖了四千多。“也不是每次都能赚钱,前不久以2200元一对的价格买了四对同款鞋,现在跌到1800一对了。”他告诉记者,最保险的做法就是靠“抽签”,但抽一次也很麻烦:“先在官网选一个发售店预约,预约上了要在发售前一天到店里用身份证和同名信用卡登记,第二天再到现场抽。一般去到现场就有30%的几率抽中了。”阿超解释不是每个店都会有火爆款式发售,像东莞的店就没有发售他上次抽中的AJ6联名款,所以他一般选择广州的耐克门店,来回两趟开车就要4个小时,抽不中就白跑了。


▲阿超平时会找朋友圈里的鞋贩买鞋 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最近阿超也看到一些关于“炒鞋”的新闻,他觉得市场风险比较大,打算近期就出一些不是非常喜欢的球鞋。“主要是有些平台搞寄售,买鞋都不拿现货,存放在平台等价格涨了直接挂出去卖,这完全不是收藏爱好,像炒股一样,我觉得很不好。”他坦言,很不喜欢这样的“寄售”机制,这种服务推出之后就听说有些大学生贷款“炒鞋”。“其实炒鞋风险很大,像我是在自己经济承受范围内购买,也比较理智,入手的鞋都不会太贵,而且卖不掉就自己穿了。要是大学生头脑发热想通过炒鞋来赚钱风险会非常高。”

说到自己抽中的AJ6,阿超原本心理预期是等到1万元左右出手,目前他不太看好球鞋交易市场,打算近期就卖了。“遇到喜欢的款还是会继续买吧,但是估计近期都不会囤货了,不想再参与炒鞋了。”

人物故事2:

故事主人:阿龙

人物简介:30岁,去年卖掉8双限量款,如今仅剩两双自己穿

市场越来越疯狂

希望回到鞋子是用来穿的纯真年代

跟很多年轻人一样,阿龙也是自己的中学时代喜欢上球鞋的。学生时代以及刚毕业这几年,阿龙也一直购买着自己喜欢的款式。可从去年开始,他发现想买自己喜欢的款式变得越来越难。“很多好的款式旧一点的款式根本在市面上买不到,我就开始去二手交易平台买鞋了。”

平台一进,眼界大开,居然那么多好的款式,还有那么多限量款,阿龙忍不住买买买,最高峰时他拥有的球鞋达到了10双。“当时去这个平台买鞋的初衷是为了买来自己穿跟收藏,没想到去年炒鞋的势头越来越猛,看着到手的球鞋蹭蹭蹭往上涨,我就顺势卖掉了8双。”

阿龙说,他本来买鞋是为了自己收藏的,可看到市场越来越火,所有热门的球鞋都在快速上涨,觉得有风险,最终把自己的球鞋价加价20%转手卖了。

阿龙这些球鞋,几乎都是通过二手平台购买的,“因为去线上平台预约太难中签了,我无论是买还是卖都是在这个平台上完成。把鞋买回来后,我们还要放在鞋盒里帮鞋子做防潮等保护措施。”

本来是想买来收藏,却因为疯狂的市场,怕自己中招不得不将球鞋转卖。阿龙说,他很不支持炒鞋行为,盲目的跟风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韭菜”。“现在大部分年轻人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如果他们去找父母拿钱或者网贷来从事这种行为,非常不成熟。”他说,如果自己有经济实力去收藏没有问题,但没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经济头脑的人,最终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如今阿龙仅给自己留下了两双最喜欢的球鞋,暂时都不会在动买鞋的年头了,“我感觉目前鞋市正处在一个‘非正常’阶段,希望未来市场能回归正常,回归到鞋子是用来穿的纯真年代,让所有人都可以买到自己真正喜爱的鞋子。”

全媒体记者 周素琼 黄月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

编辑:梁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