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茶人“茶为纸墨绘丹青” 一起感受点茶乐趣
东莞时间网 2019-10-23 09:28:37


■视觉中国图

■在茶上作画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南宋《梦粱录》

    普通人知道“点茶”,更多来自于影视剧中。比如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就多次有点单的镜头。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点茶自晚唐便有,兴盛于两宋,成为文人墨客雅致生活的组成部分。点茶讲究注水、击拂及茶水交融的程度。点好的茶汤上面会泛出一层泡沫,文人墨客还会在上边写字作画。

    在东莞的茶人圈子里,有不少人喜欢这种技艺。近日,在南城的蝶画轩,记者就跟随茶人屠向明感受了一把点茶的乐趣。

    白茶为纸,普洱为墨

    屠向明从2002年就开始喝茶,2017年正式开始学习茶道,对于点茶非常痴迷。

    “点茶分为用茶粉点茶和直接用茶汤点茶,共同点是都可在茶表面写字绘画。”据悉,把茶末分到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动,这是“茶粉点茶”。又或者直接在事先煮好的茶汤里快速搅动,这就叫“茶汤点茶”。

    点茶的工具繁多,有茶炉、砧椎、茶钤、茶碾、茶磨等。在日常练习点茶时,不需要这么多的器具,只需要准备好茶筅、茶盏以及毛笔。

    “首先煮茶,汤和茶有一定比例,一个茶壶大约装400ml左右的水,约用8g白茶茶叶。”屠向明说。茶类并没有限制,他平时最喜欢使用白茶来点茶,因为白茶打出来的泡沫比较白,更容易上色。刚煮好的茶需要放凉,最好60℃以下,不能过热。“一是因为茶筅是竹做的,经过热水容易热胀冷缩,二是因为凉点的茶起泡较快。”

    之后就开始击拂,茶汤的泡沫是否细腻、持久,都与击拂的力度和方法相关。首先左手固定茶碗,右手垂直抓住茶筅柄,对茶汤进行前后的击打。

    “在击拂的同时,要观察泡沫的厚度,泡沫越来越密集,并逐渐上浮,如细腻的积雪般覆盖在茶面上,经久不散,这样画出来的画才能够持久。”屠向明说。

    最后的步骤就是在泡沫上绘画,通常使用熟普洱茶作为“墨汁”,用毛笔蘸取熟普茶汤就可以在泡沫上作画或写字,也可使用茶粉作画。茶人通常会在茶上写象形文字、水墨画等,以茶绘茶,茶香飘散,像咖啡拉花,却又多了中国传统的诗意。

    赏乐品茗,放松身心

    屠向明的点茶技艺是跟随深圳茶促会唐煎宋点茶道研究会会长雷力学习的,也曾跟随老师前往江西吉安参加当地的点茶大赛,获得了不错的名次。现在,他和东莞一群茶艺爱好者,正在筹备成立东莞唐煎宋点茶道协会,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有趣的茶艺。

    点茶比赛过程十分严谨,参赛者需要在五分钟之内完成击拂、点茶动作,绘出一幅完整的水墨丹青。“评委会考察茶汤泡沫的细腻程度、画面是否好看以及画面是否持久。”屠向明说。

    对于点茶的初学者,屠向明的建议是:“在掌握了基础方法的前提下,多练习,尤其是击拂的动作,熟练之后要更快地完成。”

    “每个人对于茶道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点茶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我认为无论用哪种方法作点茶,只要参与点茶的人能够体验到其中的快乐就足够了。”

    屠向明常常受邀到学校、公司、企业去讲茶道,屠向明通常会让学员跟随音乐放松身心,调整体态进行冲泡。“现在的社会过于浮躁,人人的压力都很大,学员们通过学习茶道,修身养性,从而得到由内而外的改变,让心静下来。”

    儿童茶道培训课也是他极力推荐的。“小孩子学习茶道有两大益处,一是学习到礼仪;二是能够学习到良好的坐姿,纠正体态。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屠向明说。


编辑:梁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