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左)和妹妹王霁楠 受访者供图
姐妹俩和爸爸妈妈的合影
没有父母陪伴,没有旅行团,趁着暑假王婷与妹妹王霁楠独自到异国做义工,支教、喂海龟……度过了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假期。
王婷与王霁楠不仅独立,学习成绩也是杠杠的。前不久,姐姐刚被中山大学录取,而妹妹在期末成绩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生物会考更是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看着眼前个性独立,聪慧大方的女生,作为家长的你一定很好奇这样的孩子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记者采访了这两姐妹的父母,为你揭秘答案。
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
今年高考,王婷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在激烈的竞争者脱颖而出,成功被中山大学录取。显然,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反映的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么优秀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在同学的眼里,大女儿是快乐的学生,该玩的时候就玩,尽管是高三阶段,她从不会起早摸黑地埋头学习,甚至在家里基本不用写作业。”王妈妈介绍,王婷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抓好认识点,碰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高效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
或许王婷不属于众人口中的“勤奋学生”,但高效的学习让王婷的成绩在高三阶段基本都稳定在班级前十名左右。不过在此之前,她成绩也常出现波动的情况,特别是数学,高一、高二那会犹如曲线图一样,时高时低。为此王妈妈给孩子报名了培训机构,恶补了一段时期,但成效不大。成绩漂浮不定,王妈妈对此也十分困惑,后来便主动向班级的老师请教,老师在了解情况后,随即便“对症下药”为女儿制定了学习计划,成效十分明显。在这里,王妈妈提别提醒各位家长,当孩子成绩出现波动时,一定要及时跟带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在王妈妈的眼里,王婷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不仅在于孩子自身高效的学习方法,还在于她的记忆力超好。据介绍,在女儿3岁的时候,在一天的时间内就能背10几首诗,在初中的时候还曾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进入了全校前50名。
锻炼孩子的中文理解能力
在优异成绩的背后,显然这与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王爸爸认为,在所有的学科里面,中文的理解力特别重要,这不仅对于文科而言,对于理科学习来说也是一关键因素。那么理解能力如何培养呢?他介绍,首先家长要让孩子从小接受古诗词的熏陶,可以更好地认识母语的魅力、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也是不可替代的美育经历。
另外,王爸爸还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方法就是让孩子口头写作文,也就是即兴发挥,由家长随意地指定一个主题,比如到东莞人民公园参观,字数 500字,要求孩子一次性讲完整篇内容,不能吞吞吐吐,形成犹犹豫豫的习惯。这样的做法,让王婷与妹妹王霁楠都受益良多,锻炼了快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考试中,王霁楠写作文总是行云流水,不仅速度快,质量也高,还常获得了满分。
之所以能成为同学眼中的“快乐学生”,也就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快乐地成长,王妈妈强调,孩子的自律很重要,“可能,我跟一般的家长不同,从小就懂得放手。小女儿从五岁开始,就让她自己上学,自己去学舞蹈;两姐妹从四岁半开始就自己洗澡,六岁开始学会做饭,炒简单的菜……不同的年龄段,给她们安排力所能及不同的家务活……今年暑假去国外做义工,从找寻机构到在网上办电子签证、买机票等都是由女儿自己操作。”
/ 支招 /
帮孩子实现假期向开学的平稳过渡
假期已过半,新学年马上到来,如何帮孩子实现假期向开学的平稳过渡?有着丰富育儿经验的王妈妈以初三为例,向记者分享了她的经验与心得。
1.帮孩子提前了解新学年的全过程。进入新学期,由于学习的知识点不同,孩子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不同,因此家长要提前介入孩子的学习,并告诉孩子新学期将面临的新变化,让孩子有一个做好规划。
2.多与老师沟通。很多时候,孩子的信心来自家长的信任,当孩子出现波动时,家长不必太在意,特别是要克服唠叨,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并及时“对症下药”。
3.给孩子找个对手。孩子的成长需要“对手,给孩子选择一个友好的竞争对手,会激发起孩子争强好胜的斗志,促使孩子在竞争中不断超越自我。有竞争就会有胜利和失败,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在取得好成绩时.要想到“山外有山”的道理;成绩落后时,也不要灰心丧气,引导孩子找出成绩落后的原因,并帮助孩子迎头赶上。全媒体记者 覃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