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东莞市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总指挥部挂牌仪式举行。图为市领导肖亚非等出席活动 记者 郑志波 摄
昨日,东莞市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总指挥部(以下简称东莞市“拓空间”总指挥部)揭牌仪式在市自然资源局举行,标志着全市“拓空间”工作正式踏上征程。仪式之后,马上举行东莞市“拓空间”总指挥部第一次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志伟,副市长刘炜参加活动。
全方位拓展以优化城市生活生产生态空间,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实施“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战略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市成立“拓空间”总指挥部,由市长任总指挥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总指挥长,相关分管市领导任副总指挥长,分管自然资源的副市长任专职副总指挥长。
仪式上,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市“拓空间”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赖健伟表示,坚决拥护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将不负众望,紧紧围绕市委“1+1+6”贯彻思路和“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战略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开拓创新,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气神推动“拓空间”各项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随后,肖亚非、陈志伟、刘炜等市领导共同为市“拓空间”总指挥部揭牌。
在东莞市“拓空间”总指挥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市自然资源局汇报“拓空间”工作开展情况、全市“拓空间”动员大会筹备情况及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框架情况,并研究有关事项;市自然资源局汇报“拓空间”工作总体思路以及试点方案,并研究有关事项;市土地储备中心汇报“五大流域”、市属企业及同沙生态公园等土地收储相关事宜。
肖亚非对我市前一阶段“拓空间”工作尤其是摸清相关土地底数工作表示肯定。肖亚非强调,今天市“拓空间”总指挥部揭牌,也是“拓空间”工作的誓师和动员。接下来,要以创建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试验区为统领,全力推进“拓空间”各项改革,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开拓创新,保障东莞高质量发展;要在政策创新突破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省里赋予东莞的先行先试,进行大胆的政策突破,借鉴其他兄弟城市改革经验,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要通过加强片区的统筹规划,以重点项目或龙头企业带动引领,将土地等资源价值发挥最大化;要明确目标任务,精心抓落实确保“拓空间”工作取得实效,指挥部要加强镇街(园区)指导开展“拓空间”各项工作;要坚持试点开路,典型引导,除了加快推进“拓空间”试点项目工作,在乡村振兴方面也要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旧村古村的保护开发及活化利用等。
相关新闻
上半年全市盘活存量土地5120.8亩
记者从市“拓空间”总指挥部第一次工作会议获悉,我市全力推进自然资源“拓空间”工作任务落实。其中,存量土地消化利用方面,上半年,全市盘活存量土地5120.8亩,处置闲置土地669.97亩。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市“拓空间”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赖健伟介绍说,我市积极推进存量土地消化利用工作,上半年全市已盘活存量土地5120.8亩,处置闲置土地669.97亩,已盘活存量土地数占全年任务总量8000亩的64%。城市更新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上半年先后出台了单元划定等政策,开展全市域和32个镇街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并形成初步成果。全市还启动74个重点更新单元,其中各种产业类单元15个。值得注意的是,清溪米德兰、鹿湖坝旧村、东城桑园等3个单一主体挂牌招商试点已召开多轮工作协调会,预计8月份实现首宗挂牌。
相关链接
“拓空间”工作将设置四级管理架构
记者从市“拓空间”总指挥部第一次工作会议获悉,东莞市“拓空间”总指挥部为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全面统筹推进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各项任务,研究审定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代表市政府检查指导全市各镇街(园区)、各部门“拓空间”工作落实情况。
“拓空间”工作将设置四级管理架构:第一级为市层面成立总指挥部,统筹推进全市“拓空间”主要工作;第二级为松山湖管委会、水乡管委会,分别成立分指挥部,统筹推进管委会统筹范围内各镇的“拓空间”主要工作;第三级为全市32个镇街政府,分别成立相应的指挥部,承接承办和统筹本镇街“拓空间”相关工作。第四级为各村集体,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工作组,落实或配合落实“拓空间”相关工作任务。
针对“拓空间”的具体目标任务和目前实际情况,市“拓空间”总指挥部第一次工作会议还透露了下一步全市“拓空间”的重点工作计划。
据介绍,全市拟出台19份政策文件,完善“拓空间”政策体系,目前已出台8份,11份正在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我市将继续加强市级顶层设计,研究搭建“拓空间”整体政策框架,出台规划引领、资源配置、城市更新、土地收储等4个方面政策,配以居住用地管理、农民宅基地管理、产业用地管理、生态用地管理以及利益分配实施意见等政策。
在土地收储整备工作方面,我市计划制定《关于全力加大市镇两级土地收储整备力度的实施方案》,指导各园区、镇街力争收储一片500亩以上、整备两片500-1000亩的土地,其中,临深片区每个镇整备1-2片1000亩左右的土地。同时,针对不同镇街的建成区、河流、沟渠等的面积比例不同,划分三个档次对收储整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进一步量化、细化考核标准和要求,确保土地收储整备任务落实到位。
我市将推进优化“拓空间”试点工作,通过项目实际效果验证配套试点政策的优化拓展作用,及时优化“拓空间”政策。在推进“拓空间”工作过程中,特别是推动“拓空间”试点过程中,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补充完善“拓空间”政策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拓空间”试点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拓空间”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在收储整备、城市更新、盘活整治、空间增容、集约提效五大方面形成系统化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提炼打造“拓空间”项目典型,形成一套标准化“拓空间”机制体制。
延伸阅读
东莞拟推出7个方向
共27个“拓空间”试点
市“拓空间”总指挥部第一次工作会议还研究审议《东莞市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意见稿》提出,东莞拟在规划引领、城市经营、城市更新、收储整备、盘活整治、集约提效、生态提质7个方向,选取27个“拓空间”试点,探索验证“拓空间”政策体系的可行性、操作性,为今后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可成功的新路径。
《意见稿》显示,“拓空间”试点主要分为试点片区、试点镇和试点项目三种类型共27个试点,具体为3个试点片区(水乡功能区中心启动区、中子科学城、银瓶合作新区)、1个试点镇(麻涌镇)和23个试点项目。
3个“拓空间”试点片区主要是综合运用和验证补充区域性的拓空间政策,重点在规划引领管控、土地收储整备等方面进行探索;试点镇麻涌主要试点从镇的角度探索针对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的规划管理事权。根据试点项目类型不同,23个“拓空间”试点项目主要分为规划引领类、城市经营、城市更新类、收储整备类、盘活整治类、集约提效类、生态提质类等七个类别,为具体政策的运用、细化、验证和补充提供范本。
■23个“拓空间”试点项目
1.五大流域周边土地统筹
2.环同沙片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
3.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石鼓片区改造升级
4.东城牛山旧工业园区片区改造项目
5.东城桑园社区第三工业园新兴产业更新项目
6.寮步镇横坑万荣工业区工改工项目
7.虎门镇北栅高速出入口周边环境提升“三旧”改造项目
8.长安镇乌沙社区蔡屋产城融合项目
9.塘厦镇石潭埔社区科技产业新城(一期)产城融合项目
10.洪梅镇河西产业园保障区连片工改工项目
11.谢岗花园工业区改造项目
12.市城区水泥制品厂地块
13.寮步TOD统筹地块
14.谢岗金满湖地块
15.凤岗竹塘村大湖洋地块
16.塘厦塘坑水库边地块
17.凤岗、长安、望牛墩镇土地流转盘活
18.东莞鳒鱼洲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19.黄牛埔站TOD城市更新项目
20.虎门高铁站TOD开发项目
21.东城智荟谷1号改造提升项目
22.市滨海湾新区海岸带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
23.中堂开达玩具厂综合整治项目
首席记者 李金健 记者 刘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