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三四月份桃花盛开的季节
正是鳜鱼最肥、肉质最鲜的时节。
鳜鱼怎么吃?徽菜最有发言权!
安徽最经典的鳜鱼吃法绝对让你们忍不住……来听听徽菜非遗传承人怎样说▼
始创于2004年、东莞最有代表性的徽菜馆“喜香逢”,终于也顺应时尚潮流,将新店开在了新地标国贸4楼。
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古香古色徽派建筑风格和徽雕、徽派戏曲文化装饰带来的江南小镇静谧氛围并没有改变,实木桌椅加上特有的小灯笼吊灯装饰,极有韵味;菜品也坚持着自己的独有的风味,六成食材来自安徽家乡。
与此前东莞两家店略有不同的只是,这里更适合两三人或十人以内聚餐,菜分量折半,价位折半。
喜香逢徽菜馆总经理、徽菜非遗传承人刘进文,在这里一边做着徽菜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一边创新研发更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产品新口味。
徽菜文化博大精深,每一道菜品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故事。正如他们在地标珍稀广告位上只放了 一张鱼的图片,写着:一条鱼,代表一个文化。
这条“有文化”的鱼,说的就是传统徽菜之首、“臭名远扬”的臭鳜鱼,背后是有关徽商勤奋、爱家、智慧的故事。
未见其“鱼”先闻其味
臭鳜鱼一出场,一股似臭非臭的味道扑鼻而来,从未试吃过的人会忍不住……捂起鼻子。
美食家这样总结徽菜的特点:轻度腐败、严(盐)重好色。说的是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功,还有独特的“嗜臭”口味。
传说,美食界有9种臭味等级,而臭鳜鱼是处于塔尖的那一层,号称殿堂级。
从鲜鱼到上桌,臭鳜鱼的制作至少要耗费一周的时间。生鳜鱼臭味要更浓郁一些,发酵腐败后的鳜鱼经热油稍煎,再烧汁儿炖煮,熟了之后其实就没那么臭啦~
百“闻”不如一“吃”
“微微臭、好吃蒜瓣肉”是对臭鳜鱼最经典的评价。闻起来臭,但是吃起来很香……用筷子把鱼肉拨开,它的鱼肉呈蒜瓣状,一片一片,细嫩鲜美。吃一口回味无穷,让你忍不住……想吃第二口。
臭鳜鱼一定要趁热吃!不能一下适应这种重口味的话,最好先小口小口吃。而喜爱臭鳜鱼的盆友觉得臭鳜鱼咸香醇厚,别有一番鲜美,连盘子里的汤汁都不会放过,做碗捞饭,吃个干干净净~
除了臭鳜鱼
徽菜里还有不少历史悠久
传承至今的名菜
黄山石耳土鸡汤:曾是皇室贡品
黄山石耳土鸡汤也是一道安徽经典名菜,汉高祖时期还是皇室贡品(骄傲脸)。鸡汤里加了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黄山特产——石耳,别忘了捞出软软薄薄的石耳细细品嚼。
胡适一品锅:盛满岁月的味道
胡适一品锅是当年胡适宴请过梁实秋的一道菜,这是徽州地方代表菜、民间宴席菜,又叫团圆锅,与广东的盆菜类似。
一品锅使用的都是平民化食材,素菜干菜垫底,加入红烧肉、鸡块、排骨、鹌鹑蛋、手工蛋饺、豆腐泡、冬菇等,食材荤素搭配、层层叠放,一般为5、7、9层。一锅满足多种食材和口味,可以带着挖宝藏的心情一层层往下翻,然后蘸着汤汁吃。
乡村土鸡锅:面筋吸饱好汤汁
主料是鸡,加了黄山干笋,表面和锅边铺了一圈面筋,戳一戳面筋吸饱汤汁之后再吃,ummm,很对味~
招牌油酥烧饼:一烤就变“胖”
别看这外表普通的烧饼,背后工艺极为复杂。烧饼都是师傅每天现做的。擀开面团反复折叠、压平、起层,再纠成面团,进烤箱再次擀成片刷上蛋液,根据热胀冷缩远离,拿出烧饼时就烤成了圆鼓鼓的“小胖子”。
香气四散的烧饼上桌后,迫不及待地拿着撕咬一口,层层酥脆松软。
竹筒火腿饭:Q弹饭粒透着竹香
竹筒装着火腿饭。饭粒干爽Q弹,咸香米饭中透着淡淡的竹香。
传统菜式之外
这里还有不少有创意的意境菜
同样很惊艳
宣城毛笔酥:一肚子“墨水”
将芝麻馅酥饼造成毛笔的造型,蘸上芝麻“墨水”,仿佛亲身走进安徽宣城的笔墨纸砚文化中。
江南花开:尽展江南意境
江南花开作为饭后小甜点,打造出仙气弥漫的梦里水乡荷开胜景,很是诱人。以春卷为底,顶层铺上时鲜水果,一口一个,感受水果汁液与香脆春卷在齿间混合。
吃一顿美食的功夫
像游完一圈安徽
身体和灵魂都满足了!
文字/编辑 cookie
摄像/摄影 黄英俊 曹雪琴
视频制作/黄英俊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