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爱好者的部分收藏品 记者 钟晨 摄
“方寸纳世界,集邮博古今”,对于识邮、懂邮、爱邮的集邮爱好者来说,小小的邮票方寸之间蕴藏了各种精彩。日前,东莞邮政举行了一场主题为“2019新邮发行前瞻”的集邮文化沙龙,吸引了不少集邮爱好者到场交流。据悉,“‘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建国七十周年”“粤港澳大湾区”“澳门回归二十周年”等题材纪念邮票将成为今年邮票市场关注的热点。
集邮不止是一种收藏
作为最早和最小的文化传播载体,邮票成为了很多人的收藏选择。
“我觉得集邮并不仅仅只是投资,更多的还是兴趣和学问。”莞城的集邮爱好者程先生认为。
他购买的习惯以邮票年册或者纪念册为主,因为最简单操作,此外也会重点关注生肖邮票和有纪念意义的邮票。“小小的邮票里,有各种花鸟鱼虫,有历史,有人物,有山水,我被邮票里精美的图案以及内涵所吸引。”对于资深集邮爱好者,很多对邮票有专门系统的研究。
“每个人爱好不同,因而集邮的方向也不同。”袁冠东是茶山镇集邮协会的副会长,从1989年开始接触邮票,到现在已有30年。“刚开始是以普通邮票为主,后来开始接触首日封、专题邮票等,收藏品种很多,相对比较杂。”
从2015年开始,作为财务工作者的袁冠东开始致力于税票的研究。“收藏这个题材是满足自己的愿望。我收藏中最早的是一套6枚的清代税票,此外比如说民国的大学毕业证、外交部护照、储蓄定期押款单、结婚证等当时都粘贴了印花税票。通过作品收集,可以了解从前的一些历史,感受时代的变化,我觉得很有意义。”
记者了解到,在东莞集邮爱好者中,有诸多和袁冠东一样的邮友,集邮兴趣和自己的专业相关,比如有医生会更关注医疗相关的各种题材邮票,同时,也会将自己收藏的邮票进行整理、排列,从而形成系统化的归类。
此外,很多邮友们也会侧重对于邮戳、邮路、邮资、邮票设计等研究,因为这些会让邮品产生更多附加值。
2019年重大题材多
“2019年国家邮政局共计划发行新邮30套,其中纪念邮票16套、特种邮票14套,共91枚,另有4枚小型张,总面值129.1元。”在集邮文化沙龙中,东莞邮政集邮业务相关负责人萧学勇介绍。
据介绍,建交题材邮票多、5枚以上的大套票多、国庆期间发邮密集等是今年邮票发行计划的几大特点。同时,传统文化题材以及纪念大事件的邮票更受市场欢迎,比如今年即将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镇》《五岳图》,以及《“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5周年》等纪念邮票关注度颇高。
此外,今年11月发行的《精准扶贫》纪念邮票一套6枚,将主要体现扶贫工作重大里程碑意义;而预计在9月发行《粤港澳大湾区》纪念邮票则与我们东莞密切相关。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每10年一次的“中国2019世界邮展”将在6月11日至17日在湖北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次邮展上,将首次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过的邮票,也引发了集邮界的极大关注,届时我市将有诸多邮友前往一览盛事。“我市也将报送10-12部作品参展,目前还在评审阶段。”萧学勇介绍。
今年将在我市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公安邮展”也受到邮友的期待。“将收藏的邮票组成故事参加邮展,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邮票,去接触邮票。”袁冠东说。
名词解释
集邮品
是指利用邮资票品、邮戳及仿印邮票图案制成的特殊商品,包括首日封、纪念封、镶嵌封、年册、专题邮册、邮折、极限明信片、盖销票、邮戳及邮票图案制作的金银制品等。(记者 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