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昨日迎来11周岁生日 6岁小读者奏《生日歌》送祝福
东莞时间网 2019-03-27 08:43:54

“感谢时报,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时报像我的生活指南,祝福时报越办越好”……昨日是《东莞时报》创刊11周年生日,很多新老读者给时报送上了生日祝福,并分享了他们与时报的点点滴滴。

/ 读者 虹臻 /

自弹自唱《生日歌》献祝福

▲虹臻小朋友 记者 李梦颖 摄

虹臻与《东莞时报》结缘,源于去年“六一”的采访。这位活泼可爱的小美女,虽然只有六岁,但是才艺已经很“6”了——不仅在体校学了一年多游泳,还数次登上玉兰大剧院的舞台表演弹钢琴。而在东莞时报11周岁生日的当天,小美女自弹自唱一曲《生日歌》,献上祝福。

“孩子有幸参与了《东莞时报》的报道后,我经常会关注你们的各项报道。”虹臻的妈妈表示,时报的不少报道好玩又接地气:“都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看完就很感兴趣。”尤其是“小记者讲东莞故事”的栏目,介绍了东莞的风土人情,让她更了解、从而也更热爱这片土地。

未来,她希望“妈咪HOME”平台能更多关注孩子的故事:“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不断刻苦历练的过程,都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耐心指导。”讲好这些故事,不仅家长和学生爱看,也能传播更多的正能量呢!

/ 读者 刘妙嫦 /

“希望时报走进更多亲子家庭”

《东莞时报》作为一份都市类生活报纸,在创刊的11年来走进了千千万万个的家庭,对百姓的影响十分巨大。对于时报的老读者刘妙嫦而言,《东莞时报》就像是她的生活指南,多年来为她提供了不少的便利资讯。“开始关注《东莞时报》是在我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不仅家里有订报,公司也有,人人都在看。”刘妙嫦回忆,她最喜欢看的便是《东莞时报》出品的生活周刊。“我记得那时有《玩味周刊》,专门介绍吃喝玩乐的,还有介绍穿衣时尚搭配的《美周刊》,我们一群女同事最喜欢看了。”

如今升级做了妈妈,刘妙嫦关注最多的是时报的亲子资讯。“我经常看到‘妈咪HOME亲子俱乐部’,会组织很多的亲子活动,有带小孩去农业园摘蔬果的,还有做手工的、做披萨的,这为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亲子交流平台,我打算以后多带女儿参加这类型的活动,不仅可以增进我们的感情,还会有文字和照片的记录,作为小孩子的成长见证。”

在《东莞时报》生日之际,刘妙嫦祝福时报越办越好,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走进更多的亲子家庭,为更多的读者提供便利的生活资讯,也为更多的家庭带去宝贵的亲子交流乐趣。

/ 读者 白楚君 /

曾经的小记者期望成为大记者

“十年前,时报告诉我何为新闻,一年前,时报又告诉我什么是新闻工作者。时报是我的一位恩师,祝时报生日快乐,永远年轻。”说到时报,白楚君很是深情。她和时报的缘分从2009年开始,那时候她在东城五小读四年级,看到订阅时报可以参加东莞时报小记者俱乐部,喜爱阅读的她立刻就报名参加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养成了天天读报的习惯。”

对东莞时报的喜爱让楚君爱上了记者这份职业。目前在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就读大二的她虽然没能就读新闻专业,但她对新闻热爱不减,成为了学校大学生媒体中心的成员,寒暑假的时候,媒体中心会联系校外媒体提供一些实习机会。就这样去年楚君作为一名实习生回到了东莞时报。

“我非常激动,感觉来到梦想开始的地方。在时报生活部实习的一个月时间里,我近距离地观察了记者这个职业,跟着老师们去采访,试着像记者一样写稿,自己从小记者成长为实习记者,时报记录了我的梦想之路。”楚君笑着说,喜欢东莞时报轻松活泼的写作风格、民生鲜活的新闻题材还有记者们风风火火的工作态度:“我是东莞时报的忠实读者,我希望以后能成为东莞时报的记者,记录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祝福摘登

十一年前春天里的一棵嫩芽,在风雨兼程中,铸就成今日的一棵大树——时报树成长,大家好乘凉。值时报成立十一周年的大喜日子,祝愿时报越办越好,发展得更远!

——读者 ANi

祝贺东莞时报创刊11周年,祝越办越好!非常喜欢你们的栏目,东莞因有你们而幸福。

——读者 文昭凤

经过十一年的风雨历程,东莞时报由一棵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愿报社能坚持创新,不断增强传播能力与新闻影响力。祝福东莞时报在新的征程里蓬勃发展,开创新的辉煌!

——读者 莫亮

感谢东莞时报11年来辛勤耕耘,祝东莞时报,生日快乐,业绩蒸蒸日上。

——读者Zoey·Chen

十一年成长,铸造品牌,十一年努力,塑造权威。时报作为东莞生活的晴雨表,一直以直观的方式,折射出东莞社会历史性变迁。祝愿时报越来越好,蒸蒸日上。

——读者 李娜漫

十一年前,我还小,未能现场见证时报的诞生,我知道时报一直用文字为社会造福,一路用责任为大家服务。十一年后我与时报结缘,成为了时报地铁报的封面女郎。很开心与这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纸结缘,在时报十一岁生日之际,我祝愿时报越来越好,未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有趣实用的消息,生日快乐!

——读者 陆小艾

记者 查雨霏 庄嘉颖 黄月/文

编辑:马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