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均由记者 董珊伶 摄
说到年味,来自粤西的飞燕说,最怀念的就是儿时一起与奶奶做籺(hé)的时光。籺是什么?字虽然生僻,但看图或文字说明的话,可能不少人都吃过——籺可以简单理解为北方的年糕,是广东茂名地区流传甚广的风味小吃。
相比糖果、水果等年货,在飞燕眼里,春节的传统小吃越来越受欢迎,它不仅好吃,最重要是它原生态,还寄托了人们小时候的情怀。
自家手工制作味道最佳
飞燕是一名80后,她说小时候物质相对匮乏,大人们平日都忙于生计,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来制作籺。只有临近过年了,家人才放慢脚步,开始准备过年的小吃。这是飞燕每年春节前十分期待的一件事情,不仅仅是期待美食,更是期待做籺的过程。
春节做籺是老一辈留下的传统。在飞燕的眼中,籺连系了节日的喜庆,连系了一部分人的过年情怀。一般每年春节前几天,茂名地区的人便会开始做籺,一个方面表示送旧迎新,另一个方面籺可以用于“摆年”和“敬神”,以祈求生活美好。
做籺的主材料糯米,往往是家里晚季水稻田里种出来,在收割时,家人一棵一棵地选出来,再成捆地绑好晾晒干。虽然主材料只有一种,但籺的吃法却多样,常见的有煮汤籺、菜包籺、寿桃籺、水籺、糖板籺、灰水籺、艾籺等。每一种籺都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吃法以及不同的味道。
最怀念和奶奶做籺的时光
让飞燕最怀念的是,儿时奶奶带着她做籺的时光。
糯米打粉前要提前一个晚上就泡好,把糯米磨成粉后还可加些剁碎的新鲜艾草进去,这样味道更别致。备好糯米粉后就制作馅料,一般馅内有椰子丝、花生、绿豆,甚至是冬瓜糖。这些都有现成的材料,不过奶奶会选自己准备,包椰子丝,都是用刨子一丝一丝地刨出来。虽然累得手酸,奶奶依然乐此不疲。飞燕说,奶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且特别美味。”
为了顾及家里各人的口味,奶奶经常会准备两三种口味的馅料,有甜有咸。往往大人们在准备馅料的同时,孩子们就负责准备包籺的材料,一般选菠萝树叶、香蕉叶或者生菜叶。菠萝树叶比较硬,可以做出凹造型;生菜叶软,煮熟了可以一起吃,籺中带着叶子清香,吃起来不油腻。
和面也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一个环节,就像玩橡皮泥一样,和好面以后,就只剩下包籺的工序了。最后将包好的籺放在笼里蒸熟十几分钟,就能吃到新鲜的籺。
“我们家做好了籺,奶奶就会让我端着去跟邻居们分享。”飞燕说,虽然现在奶奶已经不在,但是每次过年做籺的时候,都会和家人聊起以前和奶奶一起生活的趣事,“回忆她的音容笑貌,仿佛她依然在我们身边。”
小吃推荐
煎堆
煎堆是化州地区一种古老的小吃。煎堆在广东,犹如北方人过年的饺子,家家都要吃,故有“年晚煎堆,人有我有”之谚。
簸箕炊
因其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将磨成桨的米粉放于簸箕当中,一层一层地蒸熟。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割成格状,最后在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与蒜蓉浆,然后蘸着吃,入口细腻富有弹性。(记者 董珊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