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来了 微商代购主动谋变
东莞时间网 2019-01-04 08:33:29

这两天刷朋友圈,感觉清净了很多。口红、香水、包包、手表的图片少了,多了些生活味浓重的异国美食和风景图片。仔细一看,朋友圈里出现了一些手绘作品,比如涂鸦式的口红上面写着“杨树林”,歪歪斜斜的白绿色罐子旁边写着“家里的腊梅花开了”……这些隐秘的比喻不是喜爱化妆品的女性根本瞧不出端倪。还有朋友直接在朋友圈发一张白底黑字的方图“没有发广告,不代表没有,只要你需要,我就去给你找。”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以下简称《电商法》)正式实施。《电商法》扩大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定义涵盖面,将微商、直播平台等纳入监管。同时还规定,电商平台未尽到审核义务的,最高可罚200万元。这是一部被很多人称为“终结代购时代”的法律,原因是这部《电商法》中提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就包括微商、代购等,都必须提供营业执照并且交税。

按照《电商法》,微商不管是卖水果还是代购母婴用品、大牌奢侈品,都属于《电商法》的监管范围。面对《电商法》,微商代购除了在朋友圈换“画风”之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微商故事

代购:橙子妈妈

母婴代购转实体经营

照旧发产品推广微店

橙子妈妈四年前开始做母婴用品代购。“我妹妹在西班牙定居,她可以帮我采购、发货。”橙子妈妈直言,那时候代购比较好做,市场也很大。“很多妈妈会要我帮买一些药品,但是我知道药品监管很严格,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转型做实体店,办理营业执照,从保税港、贸易商等正规渠道拿货,这样顾客也放心。”

于是去年,橙子妈妈在一个综合卖场里租了个场地,办了营业执照经营进口母婴用品。“我也发朋友圈,主要是让客户知道店里到了什么新货,也可以直接邮寄服务外地的朋友。”橙子妈妈告诉记者,她经营微店,微店挂的也是实体店的营业执照。“新规对我这样办理了营业执照的商家影响不大,我估计一些奢侈品代购和一些淘宝上的代购大店比较麻烦,他们的交易金额非常高,如果按照法规缴纳税费估计没什么利润空间了。”

《电商法》规定销售食品的还需办理相关食品流通许可;没有中文标签的产品,未通过国家认证,也不能在网络平台销售。

代购:雷女士

做了五年韩国“人肉”代购

已办好两地营业执照

雷女士做了五年“人肉”代购,之前都是去韩国时在朋友圈现场直播免税店商品,采购完后再飞回东莞发货。

雷女士表示,这个月她暂停“人肉”代购了。雷女士告诉记者,她以前在朋友圈直播商品,尤其是昂贵的商品如名牌包、名牌手表时就会标注价格,如果客户需要代购就必须先付款她再去结账,一旦回国时被要求补税或者商品被罚没,那就亏大了,毕竟一个名牌包包少则5000元,多则几万元。

对于《电商法》的实施,雷女士已经提前做好规划,在韩国、中国注册了公司,“一旦政策严格实行,我也会按照正规流程办事,这样每次经过海关就不用胆战心惊了。”

雷女士说,她目前也打算在东莞经营一个实体店,未来考虑光明正大地经营韩国用品。

微商:小优

朋友圈已停发图片

不打算继续做代购

28岁的小优在日本生活,平时做代购挣些零花钱。12月30日,小优发了最后一条商品信息后,朋友圈就没有再出现过产品图片了,而是发一些美食和风景的图片。小优告诉记者,做代购快三年了,每个月能卖两万到三万元的东西,主要以母婴用品和护肤品为主。《电商法》施行后,小优不打算继续做代购。“跟我买东西的都是熟人,我也不囤货,需要什么我就去帮他们买,本来就比较累,每个月挣几千元钱。现在《电商法》出来,我是不打算做了。最多也就帮朋友买点东西寄回去或者带回去,不会再发朋友圈了。”

《电商法》中明确规定了代购需要办理采购国和中国的营业执照。有了执照的代购者不仅要依法纳税,如果有偷税漏税的行为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 消费者声音 /

纳入监管买东西更有保障

家住南城的李女士习惯从微信好友那买东西。“看到朋友圈里诱人的介绍就忍不住下单了。”李女士说,真的方便,不过也遇到了一些坑,就是售后没保障,一次买了一套睡衣质量很差,但是微商又不像淘宝等平台一样方便退换货,就只能当垃圾扔了。

对于《电商法》的施行,李女士表示,“有了监管,质量应该也会有保证,这样能增加他们的违法成本。”

反感炫富刷屏的微商

周先生的朋友圈有不少微商。“偶尔在朋友圈看到有橙子、土特产等食品我也会买一些试试,主要是微商的图片都拍得很好,文字也很吸引人。”周先生摇着头告诉记者,一般他买回来的东西要不就是不好吃要不就是贵,“之前买过一种糯米蛋,说得天花乱坠,买了12个吃了一个就丢了。还买过江西脐橙,100元10斤,和这边五六元一斤的差不多。”

周先生坦言自己并不反感微商,但十分反感在朋友圈刷屏的微商:“发产品都还好,但是天天发团队鸡汤,保健品减肥药的奇效或者是谁做微商又买车买房了,感觉就是在朋友圈行骗。”(记者 黄月 周素琼)

编辑:王良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