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4小时|建设美丽东莞:“东莞蓝”频现 市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东莞时间网 2019-01-02 08:50:08

东莞蓝频现天空,市中心城区的摩天大楼在蓝天白云下,    成为城市新标杆 记者 陈帆 摄

午后,城市中车水马龙,公园里鸟语花香。

东城的曾春华将镜头对准了东莞各大公园,他专注拍摄14年的东莞风光,这也是他向朋友介绍东莞的最好方式。天更蓝,空气更新鲜是他的深刻感受。横沥镇民间河长王波宁,巡河半年来,他说“河流越来越干净”。

结束工作日的忙碌,天气晴朗的日子,不论你身处东莞哪个镇街,家门口不乏风景,不管你置身在东莞哪个位置,天气晴朗的时候,抬起头就能看到“东莞蓝”。事实上,美丽东莞的背后,是东莞发起“蓝天保卫战”“治污攻坚战”治理的成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除了肉眼所见,一组数据更说明了环境治理的成果。官方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蓝天保卫战实施以来,东莞空气质量同比有所改善。2018年5-11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3.4%,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5项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变好)。在污水治理方面,东莞今年完成不少于100条的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并启动了10条重点跨区域河涌的综合整治,12月15日,今年全市截污次支管网公验收通过1305.6公里,提前完成了1300公里的建设任务。

东莞植物园二期之名花名树园 记者 陈帆 摄

15:00

镜头下美景让人羡

专著拍摄美丽东莞,曾春华坚持了14年。曾春华偏爱在下午的时间,来到各大公园溜达。作为一名摄影发烧友,2004年来到东莞以后就不间断在拍摄东莞的风景,现在他也是中国摄影师协会会员,不论什么天气,在他的镜头下总能体现东莞别样的美。

时间定格在下午的15:00,曾春华家在虎英公园附近,带上摄影包很快就到达公园。阳光下的椰树的影子印在了绿色草地,湖水倒影出天空中的白云……这组照片从下午到傍晚,绿树、蓝天、晚霞,美不胜收,曾春华为这组照片取名“美丽东莞”,他通过微博发布,引来了众多网友的点赞、网友们纷纷留言“这画面好美”,“喜欢东莞的理由”……网友们的点赞给了曾春华不少动力,接着他又发布了“美丽东莞二”,这组照片是夕阳下的东莞,有松山湖松湖烟雨、也有晚霞中的城市建筑,没想到,临近下班时间的东莞,是如此的美丽。

拍风景照什么时候最好拍?“除了早上就是下午到傍晚时分。”曾春华说这个时候的光线好,不会因光线太强而过度曝光,同时这个时候的阳光角度好,图片拍摄会更有质感。

在北京、深圳等城市生活工作过的曾春华,最终将家落在东莞,他在厚街一家公司的检测部门工作,摄影是他工作以外的最大爱好,他说有了摄影也缓解了工作的压力。“我发现东莞有一个最大的特点,生态公园很多,经常是蓝天白云,朝霞晚霞也很常见,非常漂亮,这都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曾春华说。

同沙生态公园、黄旗城市公园、人民公园、市植物园、松山湖松湖烟雨、长安莲花公园……基本上东莞知名的公园景点,都被曾春华收到镜头里面。

“我经常去同沙公园拍摄,感受很明显,那里的水质改善很多,而且同沙的动物也明显增多,鸟类比较突出。”曾春华说这样的变化通过他的镜头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些美丽东莞的照片,也成为他向朋友们介绍东莞的最直接方式。

华阳湖湿地公园记者 陈栋 摄

17:30

见证水质日渐好转

12月29日17:30分,结束当天的工作,横沥东坑污水处理厂的王波宁下班后并没有回家,而是踩着单车来到一条小河边。

横沥镇今年在全市公开招募了20多名“民间河长”,王波宁就是其中的一员,王波宁当天下班后的工作,就是要到自己负责的河道巡查一番。

脱下工作服,踩着一辆共享单车,五分钟不到他就来到了横沥石涌旧排渠。作为一名民间河长,他主要负责的河涌有两条:石涌旧排渠、寒溪河石涌段。这两条小河涌就在横沥东坑污水厂附近,因为地理位置便利,因此他巡河起来也比较方便。通过现场的走访发现,寒溪河石涌段处于居民生活区,附近住宅较多。

过去污水乱排,没有专门的生活污水收集,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够,河涌上也经常看到漂浮的垃圾,而现在河水比较干净,无异味。在石涌旧排渠位于工业区,以前的黑臭河水,现在也不见踪影。

“除了下班后,我也经常早上来巡河,一清早巡河也是掌握河流情况好的时间点。”王波宁介绍,尽管当天天气比较冷,不过王波宁并没有结束的意思,他拿出手机,将现场的情况拍摄下来。他说,有问题会第一时间上传到工作群中,当地河长办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

他作为横沥东坑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对污水的来水情况、处理过程和出水情况非常熟悉。王波宁说,自己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希望参与到东莞的治水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当问及工作是否为自己增加负担时,他笑着说,“这是一份义务与责任,并不是压力。”

半年多的巡河工作,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的臭水沟不见了。“从我们的感官上看得到,水不再黑臭,漂浮的垃圾也很少了。 去年(2017年)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约10.6万吨,今年(2018)日处理11.4万吨。这也说明污水都进入专业的工厂,而不是乱排了。” 王波宁说,随着当地截污管网的完工,河流的水质不断好转。

东莞境内河湖密布、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湖涌669条。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出现水污染、河涌水质恶化、城市内涝等问题,河涌水环境形势严峻。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统领,全面推行河长制,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水生态修复”的治理思路,全力推动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

2018年东莞十件实事中,加强水环境污染治理,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和河涌整治列入其中,其中具体要求加强水环境污染治理,完成不少于130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12月15日,全市截污次支管网共验收通水1305 .6公里,提前完成建设任务。

“河长制”有具体方案引导东莞千名河长巡河,河长“河湖保洁日”引导全民参与河湖保洁。

18:00

“东莞蓝”逐渐成常态

跟曾春华一样,在厚街卫生系统从事宣传工作的区先生,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在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发布了一期“东莞蓝”的系列照片,镜头中的东莞,在蓝天下显得格外美丽,尤其是彩霞满天的夕阳和“东莞蓝”争辉的时候,美不胜收。而事实上,每当天气晴朗,“东莞蓝”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市民晒蓝天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东莞蓝”的背后是东莞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成效初显的体现。从“鱼米之乡”到“美丽东莞”,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生态都市品质的提升,正在东莞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今年4月,东莞召开全市蓝天保卫战动员大会,发布了“东莞市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七大方面32条具体内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要求,提升全市空气质量,推动美丽东莞建设。

今年5月以来,东莞全面启动环保专项执法2018“利剑一号”“利剑二号”“利剑三号”行动,雷霆出击,严格执法,打击了一批环境严重违法企业,有效震慑了企业偷排污染物、破坏生活环境的行为。 接下来,市环保局还将发起“利剑4号”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几项行动“点、线、面”结合的,让环境违法企业无处可遁。

截至11月22日,今年累计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9270家,其中关停取缔7556家,整治改造1714家。今年1-10月,东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23,在珠三角内排名第6位,优于肇庆、佛山、广州,在全省排名第17位,与去年同期相比空气质量有所提升。

2018年5-11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3.4%,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5项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变好)。

不论区先生、曾春华还是王波宁,他们都在亲历着东莞生态在短时间内的日渐好转。东莞城市从上至下的努力,让我们出门就能看到河清、岸绿、景美的日子并不遥远。就如曾春华所言,“东莞蓝”让每个人都真切感受着美丽东莞的美好。

/ 城市心语 /

天蓝地绿水清

建“美丽东莞”

东莞污染防治,任重道远。

2018年,东莞还启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投入近1000亿元,全面推进水、大气、固体废物等污染攻坚战,推动东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预计到2020年,东莞将完成国家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出现拐点并持续改善,实现环境质量状况、绿色发展水平、环境治理能力有力提升,为建成美丽东莞奠定坚实基础。

东莞将用三年时间推动美丽东莞建设,对标国内外一流城市,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打造中国工业城市绿色发展样本和典范。(记者 张欣仪)

编辑:王良济